跳蛋直播

跳蛋直播| 跳蛋直播| 新闻动态
【党建】心行动 · 党建|2024级博士生第二党支部顺利开展10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1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2025年10月23日12时,2024级博士生第二党支部10月主题党日活动在深影国际影城以线下观影的形式顺利开展,活动由党支书郑远同志主持,共16名同志参与。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特组织本次活动。影片《南京照相馆》改编自南京大屠杀期间罗瑾、吴旋守护“京字第一号证据”的真实历史事件,聚焦1937年南京陷落后,吉祥照相馆内平民冒死保存日军屠城罪证的英勇事迹,生动展现了在民族危亡关头,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民族气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观看《南京照相馆》,可引导党员同志们深刻感悟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并将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密结合。

观影过程中,同志们全神贯注,深深被影片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和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所震撼。影片所展现的平民英雄在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勇气、智慧与担当,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不畏强暴、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通过此次活动,同志们纷纷表示对抗日战争历史的残酷性与复杂性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革命精神产生了更深切的共鸣。大家一致表示,在当今和平年代,更应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将观影所感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观影结束后,同志们深受启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和体悟。以下是来自支部内五位同志的观后感:

唐华峰:

看完《南京照相馆》,我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照相馆塑造为见证历史惨剧、捍卫真相的关键场所。我被那种“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中不得不面对选择”的张力深深触动:邮差、照相馆老板、隐蔽避难者,他们不是英雄典型,而是活在恐惧与责任之间的真实人。

影片里,一个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暗房中胶卷缓缓显影,画面里却是记录暴行的影像。那一刻,我意识到摄影机不仅仅是见证工具,更可能成为暴行的帮凶,也可能成为抵抗的武器。在当下快节奏生活中,我常觉得学习、考试、课题压得喘不过气,但看到影片中“记录真相”“守护记忆”的坚持,我忽然明白:学术之外、平凡之外,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捍卫价值更重要。

这部片让我对“历史不能忘记”有了更鲜活的理解。我们今天享受的和平与安定,是无数人在危险中默默付出的结果。回到自己学生生活,我也想更加认真地对待身边的每一段经历,每一个人。或许我无法像影片里那样冲进枪林弹雨,但我能坚守初心、做到不忘历史、不忘使命。

薛笑然:

10月23日,我参加了党支部统一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南京照相馆》观影。电影把故事安放在“吉祥照相馆”里:一群南京百姓为活下去,被迫替侵华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也同时印出了能指证屠城罪行的照片。当照相馆成了临时的避难所,犹疑、恐惧与良知在暗房里对峙,最终他们选择让底片活下去,将真相传播出去,用各自的一点萤火,拼成了抵御遗忘的一束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无论对于党和国家,还是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一件大事。八十年听着很远,但今天的灯火与安稳,正是前人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铭记历史不应仅停留在情绪上,停留在泪水和掌声里,而要落实在选择和行动里。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把“不忘”转化为“能做”,铭记抗战历史,秉承奋斗精神,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也要像电影中的南京百姓一样,在关键时刻做对的选择,在真假相杂时为事实做证,在利益诱惑前守纪律讲规矩,在大事难事面前敢扛事、能成事、成好事。

对党忠诚不是口号,而是时时处处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对胜利的纪念也不只是热泪,而是走好脚下每一步。那卷从暗房里走出的底片如今已然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应当把真理与良知继续传递,用本领和行动兑现誓言,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辜负这个时代对青年的期望。

孙琳丹: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我怀着沉重且崇敬的心情和各位同志一起观看了《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历史中,普通老百姓在苦难深渊里的挣扎与觉醒,让我深受触动,也引发了我诸多深刻的思考。

影片里,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等这些普通百姓,在日军暴行下起初只想自保,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然而,当被迫冲洗日军底片,看到那一张张记录着惨绝人寰暴行的照片时,他们内心的良知被彻底唤醒。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将底片藏于棉袄夹层,只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种从懦弱到勇敢的转变,让我看到了人性在黑暗中绽放的光芒,也让我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人,在面对大是大非时,也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如今,抗战胜利已80周年,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但历史不能忘,更不能被歪曲和篡改。《南京照相馆》中的那些小人物,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我要以影片中的英雄为榜样,在生活中关心他人、积极奉献,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提升自我,铭记历史,担当使命,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卓:

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观看《南京照相馆》使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融入心中,也让民族胜利的自豪感再次攀升。

这部电影由一些熟悉的面孔出演。刘昊然饰演的苏柳昌本是一个平凡照相馆的临时学徒,却在“帮”日军洗照片的过程中,“偷偷”洗出并留存了一些揭露日军在南京残暴行径的真实照片,这些照片成为在二战宣判日军战争罪行过程中日军残酷行径的有力证据,让牺牲的中国士兵和人民的家属能够得到慰藉,这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同时,王骁饰演的金承宗,作为照相馆老板,通过教授苏柳昌洗照片的技巧、誓死保护家人以及与日军英勇搏斗,向我们展示了近代先驱在面对侵略者时的不屈和反抗精神。

我们本是生活中的平凡人,无论是什么职业、拥有何种身份,只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保卫国家的使命感,在国家危难之际就能勇敢地站出来,拥有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被历史铭记的英雄!

梁意婷:

值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观《南京照相馆》,暗房里缓缓浮现的底片,恰似历史最沉重的叩问。影片以照相馆这方微观空间为切口,让阿昌从怯懦求生到以底片抗争,让老金以生命守护血证,平凡个体的觉醒与牺牲,具象化了“四万万人齐蹈厉”的抗战群像。

显影液中浮现的不仅是日军暴行,更是民族精神的“显影”。当众人将底片缝入衣襟约定“谁生谁呈交法庭”,这份“非武装抵抗”恰是抗战精神的生动注脚——没有铠甲亦能铸就防线,没有枪炮亦能守护真相。

作为博士生党员,我深知:80年岁月流转,底片会褪色,但“为历史显影”的使命永不褪色。唯有铭记平民英雄的坚守,将信仰融入学术与报国,方能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持续“显影”。

供图:赵媛

供稿:赵媛

审核:齐乐融融

上一篇:【党建】专业硕士第一党支部顺利召开十月党日活动